全城寻找抗战老兵系列之——灞桥96岁老兵讲述抗战岁月 依旧记得战友姓名

1945815日,这是一个需要每个中华儿女永远记住的日子。68年前的今天,日本裕仁天皇正式宣布无条件投降。在艰苦卓绝的八年抗战中,无数中华儿女付出了自己宝贵的生命。为了保卫黄河,三秦将士浴血奋战,在中条山遏制住了日军嚣张的 气焰。

日前,记者来到西安市灞桥区抗战老兵张俊杰的家中,一壶清茶,两把折扇,听老人讲述那段抗战岁月。

8年坚守见证抗战胜利

抗日战争爆发时,当年还是壮小伙的张俊杰,丢下锄头报名参军,成为杨虎城部队里的一名炮兵。他说:“当时家里生活很困难,我去当兵,图的就是部队给管饭呢。”

参军打仗一去就是八年,记忆犹新的还是宣布日本无条件投降那天早上,老人拄着拐杖撑起身子笑着说:“那天战友们准备吃早饭的时候,就得到了日本鬼子撤退的消息,但是没有接到正式的命令,大家仍旧还在前线待命。直到下午收到师部给我们写的信,称日本真的宣布投降了,战士们才放下心,但当天得到命令的我们依然没有停止前进,一路追赶至河南商丘后我们才返回。”

杀掉的鬼子数都数不清

一旦打仗,紧张的状态让你顾不上害怕。他说:“刚进部队坚守黄河的时候,我们当时在山头上还比较安全。但是几天后,日本兵逼近了我们的领地,跟他们直面决斗的时候,死了很多兄弟。”老人抹着泪回忆说:“当时在山西的山沟里打突击,敌人都躲在暗处,我眼睁睁看着战友们一个个倒下,当时连眼泪都没流过,心里就想着怎么才能杀死更多的日本兵。”

每每谈到抗战时那些惨痛的情节时,老人总是忍不住深深地叹一口气,身边的许多战友都被炮火夺走了宝贵的生命。他说:“战场上我杀掉的日本人,数都数不清楚,但过了这么多年,依旧记得战场上失去生命的战友的姓名。”

如今96岁身体依旧硬朗

老人家中并不富裕,住的还是早些年的砖瓦房。96岁的他依旧身体硬朗,声音也非常洪亮,平日里在自家的院子种下许多蔬菜。如今他已儿孙满堂,有两个女儿和一个儿子,孙子孙女也有五个了。老人是从苦日子走过来的人,一直有着勤俭持家的习惯,衣服破了缝缝补补继续穿,天气热了宁愿拿把扇子也不愿开家里的电风扇,每天晚上都是早早的把灯熄灭,生怕费电多花钱,老人的日子虽不富裕却也舒心,院子的地里还有一把铁锹,地里种的辣子和萝卜,看起来很是茂盛。他女儿说:“抗战结束后,我爸所在部队改了编制,如果不想留在部队可以选择回家,老爸当时回到了家,过着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生活。这么多年了,我们几个孩子从未听到过他讲抗战经历,直到前几年有人找来,我们才知道父亲参加过抗战,去过很多地方,还打死过许多日本鬼子。”

在记者和老人交谈的一个多小时里,女儿就是他的耳朵,记者的问题总是由女儿趴在他耳旁大声地传达,有时候他听不清,女儿就一遍接一遍地喊……